一提起“冬病夏治”,
人们自然会想到三伏灸。
三伏灸,可以起到1+1>2的效果!
三伏日自然界阳气旺盛,
三伏灸以温阳益气,
健脾补肾益肺,祛风散寒,
通经活络止痛等
为主要养生保健的目的。
现代研究已表明,
三伏灸可以改善人体免疫功能,
从而纠正阳虚症状。
2019年
三伏天具体时间
2019年7月12日-7月21日 (10天) | |
2019年7月22日-8月10日 (20天) | |
2019年8月11日-8月20日 (10天) |
而利于三伏暑天治疗和
保健调理养生的最佳时期,
俗称:冬病夏治。
那,
什么是冬病夏治?
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以“治未病”的预防思想为指导,对某些好发于冬季、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,如支气管炎、哮喘、容易感冒等慢性呼吸道疾病,胃病、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,冻疮、四肢冰冷、畏寒等体质较弱的人群,皆可归属于“冬病”这些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,但其宿根常存体内。
“夏治”是指选择夏天炎热之季,即自然界阳气旺盛,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,尤其是三伏天,肌肤腠理开泄,采用适当的方法扶助正气,增强体质,祛除冬病根因,并可为秋冬贮备阳气,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,正所谓顺应天时,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解惑
解暑祛湿,祛寒降火
中医讲:"虚火、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,有寒必有火,有火必有寒。"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,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。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,寒邪不祛,炎症不愈。
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,双重阳气注入体内,将寒湿邪排出后,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,不烦躁的。
充盈元气阳气
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:夏不怕热,不喜欢吹冷风、吃冷饮之类。冬不怕寒冷,精力旺盛,耐力很强,耐痛,抗压力、打击力强,这也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。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、调理、保健、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。
三伏天艾灸祛病愈病快速,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,与艾火的纯阳,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,祛除一切寒湿,打通经络。
适合三伏灸的人群
各种寒症、湿症、风症、火症;久病痊愈;补元阳之气等。
寒湿引起的各种病症,如妇科炎症、风寒湿痹、痛经、闭经、寒湿腹痛等。
各种体质虚弱之人,如手足发凉、自汗、盗汗、癌症病人等。
适宜儿童体弱、老人提升体质,免疫力低下用来预防冬季发病。
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久咳及一切痰饮病证。
关节骨病,颈肩腰疼痛。
适宜心、肝、肾引起的浮肿、水肿、黄疸等。
慢性胃炎、久痢、久泻、易发呃逆、恶心、呕吐、泄泻、痢疾等胃功能不佳者。
适宜用于防衰老,保健防病。
因此,
圣菩媞在三伏天时期推出
古方活穴悬药灸特惠
三伏灸遵循“对穴”原理,以及先阴后阳,先上后下的操作原则进行。符合阴阳平衡,上下和调之法,并且根据头、中、末三伏自然界阳气变换,以及循序渐进的养生调理法则。
选穴配伍均以“疏——调——补”的顺序进行,每一伏三组穴位间均具有互为对穴的关系。
以头伏为“疏”,如疏理肺胃气机,排除体内浊气,调动机体阳气;
以中伏为“调”,如调理脾肾阳气,舒经活络,温中散寒为主;
以末伏为“补”,顺应阳气渐衰,阴气渐盛之外在因素,以深入补法行固阳之效,以巩固疗程疗效,呵护潜藏阳气。